智尔康名医

会员登录|注册

中 医 园 地

中医药草

8651 2 3 4 5 6 7 8 9 10 ... 44

※中草药名※白芥子

※别名※辣菜子。

※英文名※白芥子

※药用部位※为十字花科欧白芥属植物白芥Sinapis alba L.的种子。

※植物形态※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40~120厘米。茎直立,二纵棱,上部多分枝,被散生白色硬毛。叶互生,质薄,有柄;茎基部叶片大头羽状裂或近全裂,宽椭圆形或卵圆形,长6~12厘米,宽2~3厘米,顶裂片大,有侧裂片1~3对,边缘具疏齿;茎生叶较小,有短柄,向上裂片九渐少。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萼片4,绿色,直立,披针形或长圆形,基部具爪;雄蕊6,4长2短;雌蕊2心皮,子房长柱形,密被白色长刺毛。长角果圆柱形,果瓣在种子间缢缩成念珠状,果先端具扁平剑形的喙。种子近球形,淡黄色。花期4~6月。果期5~7月。

※产地分部※原产于欧洲。我国山西、辽宁、山东、四川、云南、新疆多有栽培。

※釆收加工※春播于7~8月采收,秋播于5月中、下旬采收,待果实大部分出现黄色时割下全株,后熟数日,选晴天晒干,脱出子粒,簸除杂质即可入药。

※药材性状※种子呈球形,直径1.5~2.5毫米。表面灰白色至淡黄色,具细微的网纹,有明显的点状种脐。种皮薄而脆,破开后内有白色折叠的子叶,有油性。无臭,味辛辣,粉碎湿润后,有特殊的辛烈臭气。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肺经、胃经。

※功效作用※利气燥痰,散结消肿。属利水渗湿药下属分类的利水消肿药。

※临床应用※内服:煎汤,用量3~10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穴位敷贴。主治咳喘痰多,胸满胁痛,肢体麻木,关节肿痛,湿痰流注,阴疽肿毒。

※药理研究※①镇咳作用:炒白芥子醇提取物灌胃在浓氨水致咳实验中使小鼠的咳嗽次数明显减少,咳嗽的潜伏期明显的延长,镇咳效果明显。②祛痰作用:毛细玻管法中,白芥子水提取物、炒白芥子水提取物都有明显的祛痰作用,尤以白芥子水提取物大剂最组祛痰效果明显。③平喘作用:喷雾致喘法中,炒白芥子醚提取物对4%氯化乙酰胆碱诱发豚鼠哮喘有明显预防作用。④抗雄激素作用:以60%乙醇提取制得的白芥子总提取物和分段提取物Ⅰ、Ⅱ以及分离得到的白芥子苷给由丙酸睾酮诱发的去势小鼠灌胃,均能显著抑制去势小鼠的前列腺增生,降低小鼠血清酸性磷酸酶活性。⑤抗

※化学成分※种子含芥子油苷,内有白芥子苷。还含脂肪油,芥子酶,芥子碱和赖氨酸、精氨酸、组氨酸等氨基酸。又含4-羟基苯甲酰胆碱,4-羟基苯甲胺。

※使用禁忌※肺虚久咳,阴虚火旺者禁服。内服过量会引起呕吐、腹泻。白芥子油对皮肤黏膜有刺激作用,能引起充血,灼痛,甚至发泡,皮肤过敏或溃破者忌外用。

※配伍药方※①治痘疹入目,风眼疫眼,及�{热之眼目:白芥子(如食料者)一两,大蒜(杵烂)一钱,醋一钱。上三味,如麦饼,如钱大,贴足心。(《眼科锦囊》)   ②治伤寒后,肺中风冷,失音不语:白芥子五合(研碎),用酒煮令半熟,带热包裹熨项颈周延,冷则易之。(《普济方》芥子酒熨方)   ③治脚气肿痛:白芥子、白芷等分,为末,姜汁和,涂之。(《本草述钩元》)   ④治淋巴结核:白芥子、葱头各3克,捣烂,敷患处,隔日1次,每次4~5小时。[《中级医刊》1959,(8):566]   ⑤治风湿涎痰,结成痞块: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