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名※问荆
※别名※连续草,笔头菜,节节草,猪鬃草,公母草,搂接草,空心草,马蜂草,骨节草,土木贼。
※英文名※问荆
※药用部位※来源于木贼科植物问荆Equisetum arvense L.的地上部分。
※植物形态※多年生草本,地上茎直立,二型。营养茎在孢子茎枯萎后长出,高15~60厘米,有棱脊6~15条,分枝轮生,叶退化,下部联合成鞘,鞘齿披针形,黑色,边缘灰白色,膜质。孢子茎早春由根茎发出,褐色,肉质,不分枝,鞘长而大。孢子囊穗顶生,孢子叶六角形,盾状着生,下生孢子囊6~8个,孢子成熟时孢子茎即枯萎。
※产地分部※生于海拔600~2300米的田边、沟旁。分布于陕西、河北及东北、江西、安徽、贵州、四川等地。
※釆收加工※夏季割取地上部分,晒干。
※药材性状※茎呈圆柱形,有棱脊6~16条,节上轮生小枝,小枝实心,有 棱脊3~4条,通常不再分枝或有时可再分枝;叶退化,下部联合成鞘,鞘齿披针形,黑色,边缘灰白色,膜质。生孢子囊穗的茎,早春生出,无叶绿素,棕褐色,顶端生有长圆形的孢子囊穗,有总梗,钝头,黑色。孢子叶六角形,盾状着生,螺丝排列,边缘着生长形孢子囊。
※性味归经※性平,味苦。归肺经、胃经、肝经。
※功效作用※清热,凉血,止咳,利尿。属清热药下属分类的清热凉血药。
※临床应用※用量5~15克,水煎服。主治鼻衄、月经过多、肠出血、咯血、外痔出血以及咳嗽气喘、小便不利、水肿、淋病等。
※药理研究※药理实验研究表明,问荆有保肝作用,降血脂作用,利尿作用,降压作用,抗炎、镇痛作用及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
※化学成分※全草皂苷、黄酮类、三萜及甾体类、生物碱及大量硅酸、β-谷甾醇、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等。
※使用禁忌※尚不明确,谨慎用药。
※配伍药方※①治热淋,小便不利:问荆12克,大石韦12克,海金砂藤12克。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版) ②治火眼生翳:问荆、菊花各15克,蝉衣6克。煎服。(《安徽中草药》) ③治鼻衄:问荆30克,早莲草30克。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版) ④治咳嗽气急:问荆6克,地骷髅21克。水煎服。(《中医药实验研究》) ⑤治崩漏:问荆30克,马齿苋30克。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