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尔康名医

会员登录|注册

中 医 园 地

中医药草

8651 ...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 44

※中草药名※辣蓼

※别名※辣蓼草。

※英文名※辣蓼

※药用部位※蓼科植物辣蓼Polygonumlaccidum Meisn的全草入药。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茎直立或下部伏地,稍粗壮,分枝稀疏,节膨大,通常呈淡红紫色,全株有腺点及毛茸。单叶互生,有短柄,叶片广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和中脉疏被短糙伏毛,上面深绿色,有“八”字状黑斑,托叶鞘薄膜质,托叶鞘长11~16厘米,口缘生长粗而密的刺毛,毛长5~8毫米。穗状花序生于枝端,花梗细长,下垂,花被5裂,淡红色,雄蕊7。8枚,子房1室,花柱3枚。瘦果。

※产地分部※生于近水草地、流水沟中或阴湿处。分布南北各地。

※釆收加工※夏、秋采收全草,去除杂质,晒干。

※药材性状※茎圆柱形,直径3~4毫米,多分枝,红色或青色,有节,节膨大而色红,下部老茎较坚实,上部茎稍轻而中空。叶互生,皱缩,展平后呈卵状披针形,长5~ 12厘米,宽0.8~1.6厘米,端尖,基部楔形,全缘,无毛或被短伏毛,叶面绿色,有“八”字形黑斑及腺点,托叶膜质,鞘状抱茎。偶见顶端有穗状花序,小花粉红色,多脱落不全。气微辛燥,味辛辣。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脾经、胃经、大肠经。

※功效作用※除湿、化滞。属化湿药。

※临床应用※用量15~ 30克,内服煎汤,治疗痢疾、肠炎、食滞;外用适量,煎汤洗患处,治疗皮肤瘙痒,灭蛆。

※药理研究※全草含鞣质10%和挥发油,油的主要成分为正癸烷、少量β; -蒎烯、柠檬烯和正十一烷。

※化学成分※有小毒,孕妇忌服。

※使用禁忌※

※配伍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