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尔康名医

会员登录|注册

中 医 园 地

中医药草

8651 2 3 4 5 6 7 8 9 10 ... 44

※中草药名※樱桃核

※别名※樱桃米。

※英文名※樱桃核

※药用部位※蔷薇科植物樱桃Cerasus pseudocerasus(Lindl.) G.Don的干燥成熟果核。

※植物形态※落叶灌木或乔木,高3~8米,树皮灰白色,有明显皮孔;幼枝无毛或被疏柔毛。叶互生;叶柄长0.7~1.5厘米,被疏柔毛。叶片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5~12厘米,宽3~5厘米,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形,边有尖锐重锯齿,齿端有小腺体,上面暗绿色,近无毛,下面淡绿色,沿脉或脉间有稀疏柔毛。花两性,花序伞房状或近伞形;有花3~6朵,先叶开放;花梗长8~19毫米,被疏柔毛;萼筒钟状,外被疏柔毛;萼片5,三角卵圆形或卵状长圆形;先端急尖或钝;花瓣5,白色,卵圆形,先端下凹或二裂;雄蕊30~35,栽培者可达50枚;花柱与

※产地分部※生于海拔300~600米的山坡向阳处或沟边。分布于华东及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湖北、广西、四川等地。

※釆收加工※夏季取成熟果实置于缸中,用器具揉搓,使果肉与核分离,取出核,洗净晒干。

※药材性状※果核呈卵圆形或长圆形,长8~10毫米,直径约5毫米。光端略尖,微偏斜,基部钝圆而凹陷,一边稍薄,近基部呈翅状。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网状纹理,两侧各有一条明显棱线。质坚硬,不易破碎。敲开果核(内果皮)有种子1枚。种皮黄棕色或黄白色,常皱缩,子叶淡黄色。气无,味微苦。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肺经。

※功效作用※发表透疹,消瘤去瘢,行气止痛。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临床应用※内服:煎汤,5~15克;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煎水熏洗。主治痘疹初期透发不畅、皮肤瘢痕,瘿瘤、疝气疼痛。

※药理研究※种仁捣烂取汁可治蛇咬伤。

※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氰苷,加水分解可得氰氢酸。

※使用禁忌※(痘症)阳证忌服。樱桃核用于升发麻斑,力能助火,大非所宜,在春夏尤为切忌。

※配伍药方※①治麻疹透发不畅:樱桃核12~15克。水煎,早晚饭前各服1次。忌食糖、葱、大蒜及饮酒。(《天目山药用植物志》)   ②治出痘喉哑:樱桃核二十枚。砂锅内焙黄色,煎汤服。(《纲目拾遗》)   ③治眼皮生瘤:樱挑核磨水搽之。其瘤渐渐自消。(《纲目拾遗》引《医学指南》)   ④治瘿瘤初起:樱桃核醋磨,敷之消。(《绛囊撮要》)   ⑤治疮痘瘢:樱桃仁研细敷之。(《普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