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尔康名医

会员登录|注册

中 医 园 地

中医药草方剂

5361 2 3 4 5 6 7 8 9 10 ... 27

※方剂名※肾气丸

※方剂出处※肾气丸,出自《金匮要略》,又名“金匮肾气丸”“八味肾气丸”。

※组成※干地黄八两(240克) ,山药和山茱萸各四两(各120克),泽泻、茯苓、牡丹皮各三两(各90克),桂枝、炮附子各一两(各30克)。

※用法※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15丸(6克,可加至25丸(10克),酒送下,每日2次。现代临床用法:可作汤剂,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效※补肾助阳。

※主治※肾阳不足证。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入夜尤甚,阳痿早泄,舌淡而胖,脉虚弱,尺脉沉细,以及痰饮、水肿、消渴、脚气、转胞等。

※临床医案※

※方解※本方诸证皆由肾阳不足所致。肾为水脏,内寓命门真火,肾阳不足,失于温煦,故腰痛脚软、身半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肾阳虚弱,气化不利,水停于内,则小便不利、少腹拘急,甚或转胞、或水肿、痰饮、脚气;肾阳亏虚,水液直趋下焦,津不上承,故消渴、小便反多;病症虽多,病机均为肾阳亏虚,所以异病同治,治宜补肾助阳,即王冰所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之理。方用辛热的附子温壮元阳,辛温的桂枝,温通阳气,二药相合,温肾助阳化气,共为君药。然肾为水火之脏,内寓元阴元阳,阳虚则阴不化,故重用于地黄滋补肾阴,用山茱萸、薯蓣(即山药)

※现代研究※早期文献报道本方可治疗糖尿病、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高血压、低血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心力衰竭、尿路感染、遗尿、神经衰弱、自发性气胸、白内障、阳痿、更年期综合征、功能性子宫出血、席汉综合征、不孕症、神经症、骨质增生症、荨麻疹、口腔溃疡、复发性口疮等证属肾阳不足的病症。

※方歌※肾气丸补肾阳虚,地黄山药及山萸,苓泽丹皮合桂附,水中生火在温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