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名※金匮肾气丸
※方剂出处※金匮肾气丸,出自汉·《金匮要略》。本方又名“八味肾气丸”。
※组成※干地黄240克、山茱萸120克、山药120克、泽泻90克、茯苓90克、牡丹皮90克、桂枝30克、附子30克。
※用法※制成蜜丸,每次服15丸(6克,可加至25丸(10克),酒送下,每日2次。临床应用可改为汤剂,水煎服,每日2次,各药剂量按比例酌减至汤剂常用量。
※功效※补肾助阳。
※主治※主治肾阳不足证,症见腰酸脚软,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清长,烦热不得卧而反倚息,舌质淡而胖,脉虚弱。
※临床医案※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肾炎、支气管哮喘缓解期、前列腺增生症、男性不育症等病症。
※方解※金匮肾气丸是为肾阳不足之证而设,故以补肾助阳为法,“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辅以利水渗湿。方用桂枝、附子温肾助阳,熟地黄、山茱萸、淮山药滋补肝、脾、肾三脏之阴,阴阳相生,刚柔相济,使肾之元气生化无穷;再以泽泻、茯苓利水渗湿,牡丹皮擅入血分,伍桂枝可调血分之滞。诸药合用,助阳之弱以化水,滋阴之虚以生气,使肾阳振奋,气化复常。
※现代研究※早期文献报道金匮肾气丸可治疗糖尿病、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高血压、低血压、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心力衰竭、尿路感染、遗尿、神经衰弱、自发性气胸、白内障、阳痿、更年期综合征、功能性子宫出血、席汉综合征、不孕症、神经症、骨质增生症、荨麻疹、口腔溃疡、复发性口疮等证属肾阳不足的病症。
※方歌※金匮肾气治肾虚,熟地淮药及山萸,丹皮苓泽加桂附,引火归原热下趋。